查看: 23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读2021清华大学强基计划

[复制链接]

43

主题

44

帖子

188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11 13:51: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style="visibility: hidden;">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清华大学2021强基计划发布招生简章后,新华网“2021高考情报局”节目第一时间邀请了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陈启鑫和清华大学书院管理中心主任苏芃老师做了解读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访谈,以下我们团队整理了访谈内容分享给各位家长。

访谈主题:解读清华大学强基计划
访谈嘉宾:
陈启鑫: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
苏芃:清华大学书院管理中心主任

主持人:今天为您邀请到访谈间的是来自于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陈启鑫老师以及清华大学书院管理中心主任苏芃老师,欢迎各位老师。
主持人:我们看到清华大学已经公布了咱们今年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考生和家长们已经期待很久了,那么我们今天想请陈老师帮我们先介绍一下今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将如何开展,同时还想请教您,我们今年的整体招生规模会不会有变化?感谢。

好的,非常荣幸。大家知道2020年是国家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一年,这个任务很艰巨,挑战也非常大。清华大学是本着很大的创新决心和改革勇气,从招生到培养设计了一整套的具有清华特色的人才的招、培一体化的一套工作体系。把我们的理念凝聚成16个字,叫“为国选材,厚植强基,拔尖领军,创新未来”,那么我们是围绕着服务于为基础学科的研究和国家重大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去培养人才的目标来设计我们的培养的方案和招生计划,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我们的努力为国家提供在强基计划的新时代这么一个清华的一种经验,应该说从去年我们计划投放以来,也受到了从国家、到社会、到家长、到学生各界的非常广泛的关注,也得到了很大的好评。2020年一共有16000多名学生报考了清华大学的强基计划,经过优中选优,我们本着公平、科学、多维度的评价和考察的原则,最终录取了939名同学。我这里想强调一下,首先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因为他是强基计划去年全国所有高校里面招生数量最多的。其次,939这个数字相当于是清华大学的整个招生规模的接30%,所以我们招进来的强基计划的学生在校内并不是少数派,他们是主流群体。我们学校也为了能够把主要的学生群体培养好,也倾注了特别大的心血。这是我们强基计划的一个整体的情况。2021年,我们也会进一步地沿着2020年已经实施成功的经验来稳步推进,我们会有些完善,但整体大的思路是不变的,招生规模也会保持去年比较大的规模,甚至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还希望能够有所突破,所以非常希望,也非常欢迎广大有学术志向的、优秀的高中学子来报考清华大学的强基计划。
主持人:谢谢陈老师介绍。第二个问题,想帮学生们请教一下,咱们今年的强基计划投放的招生专业有哪些?谢谢。

陈启鑫:好的,我来介绍一下我们今年投放的招生专业。应该说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招生专业的设计是非常有特色的,主要分为三类,其中有两类是属于一般性的强基计划的专业里面都有,绝大多数的高校都设计了包括有基础理科、基础文科这两个强基的大的专业类。清华大学在这个基础之上,应该是全国仅有的,我们有第三个专业类叫基础理科工程衔接专业。我来大概介绍一下,首先是基础理科,基础理科就是所谓的理学基础,包括数、理、化、生、信息,主要就是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这5个方向的专业投放,基础文科主要的是文、史、哲,文主要是指的中国汉语言文学,史主要是历史学,哲是哲学。这两大类是希望能够为国家的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和探索贡献我们的力量。第三个,是我们非常有特色的,叫基础理科工程衔接的方向,我们知道我们国家目前处于一个变革的时代,我们国家在进一步的发展、科技创新,在国际上的发展,我们还有很多关键的领域,还有很多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一些领域有一些卡脖子的技术,需要广大的有志青年,我们的大学来培养相关的人才,为相关的领域贡献实现突破性的、创新性的成果,我们围绕着包括像高端芯片、集成电路、软件工程、智能制造、机器人、国家安全、先进材料等等这些国家急需,以及卡脖子的一些重大方向,我们专门把我们的强基计划跟清华大学最具有实力的、在国际上最领先的学科相结合,包括了能源、环境、材料、信息等等这些我们最优质的学科,这些学科好多在世界上能够排到前十名。我们希望把这些学科跟基础理科的优势结合起来,一方面,我们的学生本身是可以培养起来很好的理科基础,另一方面,也希望他们能够将他的眼光投放到我们的国家需要的行业领域中去,能够让他们有交叉的视野、能够在强基的基础之上能够进一步的为国家做贡献,所以把我们的专业设计成了三个方面,这是整个学科设计的特点。主持人:好的,谢谢陈老师介绍。刚才陈老师在介绍中也提到了,实际上清华大学的强基计划它是一个招生、培养一体化的方案,那么想再请教陈老师,咱们清华大学强基计划为学生提供哪些特色的培养路径?

陈启鑫:好的。刚才也讲了强基计划的学生进到计划之后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如何来把这些学生培养好,其实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也非常重要的一个任务。我们也做了很多新的尝试,其中非常大的一个尝试就是建立的书院制,而且我们书院是实体书院,我们建立了五大书院,分别对接到不同的方向,其中有三个书院,刚才讲到了对接到我们的基础理科工科衔接的专业。在这个书院里就读的学生,他能够获得理工的双学位,另外我们也有基础理科专门的书院--知礼书院,基础文科的书院,叫日新书院,我们招生其实只是在清华大学强基计划里面的一个前端和引导,不能说是强基计划的主体。强基计划本质上是一个招生、培养一体化的一个过程,所以学生进入强基计划,不只是招生这半年、一年的时间,更多的他还要到我们后面的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培养,在我们书院中,在清华大学里面去成长,我们会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体系,包括我们有书院的行政教学和学生管理的一套体系来支撑他们。我想请我们的苏芃老师来给大家介绍会更专业一些。
主持人:好的,谢谢陈老师。那其实刚才陈老师介绍的也特别跟我们强调理工的双学士学位的制度,以及我们现在建立了这五大书院来提升书院制的培养,那么我们想请苏老师帮我们来介绍一下书院2020年清华强基一期的学生在清华表现的是怎么样?

苏芃:好,谢谢。在这儿呢,我借用清华大学教学督导组老师对我们书院长期的跟踪调查,最后在上学期末得出的一个结论来回答这个问题,督导组的老师们说,学生们感觉强基计划2020级学生们精神状态非常好,自信心强,很好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这是一个对他们的一个评价。有一个学生跟我说,他到了书院之后特别有自豪感,每次说到这个书院的名字就特别有自豪感,因为这五个书院也是学校花了很大力气来做的一件事情。比如说日新书院,名字来自于我们1926年毕业的校友的捐赠牌匾,写着人文日新,就挂在清华大学大礼堂的后面,我们的致理、未央、探微、行健这几个名字,都来自于清华的老校歌,特别有清华的人文精神底蕴,所以学校用这几个名字可以说是立意深远,所以,学生们也是特别能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一些期待。另外就是进入书院之后,我们特别强调学生能够立大志。刚才陈老师也谈到,因为强基计划是国家的一个使命、一个战略计划,所以我们特别鼓励学生来立大志。在我们书院的培养中,也特别跟学生讲我们的培养理念,我们的使命感是什么?我们也设立了这个书院的从游讲坛,邀请了一些在学术方面做得特别好,同时在育人方面又特别有想法的学术大师来进行引领,比如说我们邀请了丘成桐先生来讲他的数学研究之道,邀请了朱邦琛先生来跟强基学生们谈谈一流科技人才的成长之路,通过他们的演讲来鼓励大家来立大志,能够做世界一等一的学问。另外书院也是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我们的院长们有多次的跟学生交流,有的院长几乎是能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关注学生的每一个学业、每一个我们改革课堂的学习感受,我们的班主任辅导员也都关注他们的成长,所以有什么问题都能够得到第一时间的解决,学生们能有一个可见的、成长的发展,所以他们上学期的学业表现也是非常的好。那除了学习方面,我们清华也特别注重在集体中成长,我们的优秀班主任和特别得力的辅导员,也特别就是关注他们的班集体建设,所以这些学生们不仅学习成绩好,在我们很多文体活动中表现都非常的出色,比如在我们的新生运动会中,我们就有四个班级进入了全校的前十,所以他们的歌咏比赛、新生舞会啊都是非常全面的在发展。
所以总结来说,应该说这批学生的表现都非常优秀,整个强基计划开局也是非常良好。
主持人:好的,谢谢苏老师。其实我们知道这个书院制的培养是关于强基计划落实的一个整体的设计,那独特的培养方案和全新的课程设计都是全新的,实际上给我们的学校,给我们的学生,给我们老师都提出了很多全新的挑战。那我们想知道这种独特的培养方案是怎么样做的?我们做了哪些全面的全新的设计?这些变化对老师和同学们意味着什么?

苏芃:谢谢主持人,让我有机会详细的讲一讲我们这个方案设计。清华的书院跟现在很多书院不太一样。有很多书院其实大家更关注的可能是学生的社区、书院的文化建设、第二课堂的建设。清华的书院从建立之初,我们在完全的贯彻国家理念基础上把我们的教育改革落到实处。所以培养方案的制定、教育教学的改革是书院重中之重的任务。在书院成立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生九月份入学之后将得到什么样的培养?那培养方案的制定就是书院最关键的一件事情。书院没有自己完全独立的师资,书院全部的职责就是把人才培养做好,所以我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来制定我们的培养方案。五个书院都成立了自己的教学委员会,从全校吸纳了对教育教学非常有热情的老师参与其中,来帮助我们对学生的发展,来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们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五个书院都特别注重宁可多留白,绝对不超载,给学生一个成长和思考的空间,让他在大学里发现自己的志趣究竟在哪里,自己更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所以没有把我们的学分卡的特别多,强基计划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要学更多的东西,而是给他有一个很好的起点,让他将来能飞得更高、走得更远,所以五个书院的培养方案也都独具特色,但是留白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点。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致理书院开设了自己科学史和科学哲学这样的通史课程,通过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来进行课程的开设,我们也开设了像大学化学这样的高挑战专业课程,通过开学的一个学习之后,学生就大概知道这个课程的讲授要求和内容是什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判断我是要继续待在这个课堂上跟着老师还是可以接受一些更具挑战度的实验和更有挑战性的自我探索环节,那课堂上就有了更加针对性的设计。也还有一些科研方面的训练,帮助学生在科研上早入手。在日新书院,在大一期间是文、史、哲强调一个共同的基础,在大二有更凝聚的专业教育,在高年级更加强调很多的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除了文、史、哲之外,还有逻辑、哲学,还有新闻传播、公共管理等等,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在日新书院还有一个特别有创意的是我们跟牛津大学合作,让学生们去体验原汁原味的tutorial的感觉,一对二的导师带他们去感受这个tutorial的读文献、写论文。在三个双学位的书院是理+工的结合,这三个理科都特别具有清华特色,我们要给学生一个深厚的理科基础,让他将来走得更好。比如说数理基础科学是1998年清华首创的一个专业,强调好的数理基础,将来再去往各个方向发展。在未央书院,衔接了12个工科专业,提到了很多现在民生关键的功课的、工程的领域,我们的化学生物学是在数理基础科学探索了有经验的基础上,在化学生物领域探索的一个交叉的基础的专业。在我们的行健书院,是理论与应用力学,这个力学也是在我们钱学森力学班十年的探索基础上再来进一步的跟工科进行结合,真的是充分发挥了清华人才培养的已有积累和工科人才培养非常强大的优势的结合。希望学生更加强调理工融合课程的学习,既有理科的学习深度,又有工科解决问题的培养,给学生一个新的学习模式。在整个书院,除了课程体系的更新之外,我们也特别强调给学生更好的个性化发展空间,比如说课程的难度根据你自己的情况来做选择,刚才提到的大学化学是一个点,比如说在行健学院里有一个专业课程,这个课程有三个任课老师来教,学生就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基础去选择不同的课堂,也可以去感受不同老师的风格,再去进行你的选课的决定,所以说给学生的选课空间、选课难度让他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的机会。第二个方面,我们也特别鼓励优秀的学生能够进入到本博贯通的培养阶段,让他的课程体系(也是国家的要求)本研贯通,我们打通这样的路径,让他在本博培养方面更加有一体化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打破GPA的一些评判、引导,让他更好的能够发现自己的学术秩序来坚定自己的学术信心。另外还有个性化的发展方面,就是我们的导师制的设立。导师制也是我们书院特别强调的一个文化,大家也都说,大学中最宝贵的是什么?最宝贵的可能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师生交流和互动。我们清华的老校长梅贻琦先生在《大学一解》里曾经说过,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就是你跟着后面游,你的这个效果就达到了,所以我们也在鼓励更多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书院除了刚才提到了优秀的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努力,也创立了全覆盖的导师制。我们第一届的学生在全校有192位来自不同学科的导师加入我们的书院来担任学生导师,一个导师带不超过五个学生,带着学生在清华进行从游之旅,也让我们很感动。导师们费尽心血在想着怎么跟学生来进行交流,有导师带着学生走清华精神之路的,给他们讲解清华的文化精神,有导师带学生到实验室去参观的,有导师带着学生去拜访他的导师,一辈辈的带着学生来前进,还有的导师帮着学生看看学业有什么困难,帮他梳理,帮他树立学术的信心,让我们的导师跟学生每周或者每两周都有这样的见面和交流。药学院以前的院长刘刚教授经常带学生一起爬山,三年在一起,学生跟在后面熏陶就熏出来了,这也是我们说的濡染之效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这也是书院的比较有特色的一个文化。所以刚才你说对学校意味着什么,对学校真的意味着一个非常大的重要的改革,它不仅是培养发展的一个变化,还是清华的本科人才培养的一个机制体制的变化,这个影响还是非常深远。那对于院长意味着什么?我们有一个院长说他后半阶段的事业就是在书院院长的岗位上来做了,跟院系主任又很不一样,因为书院唯一的职责就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他没有学科发展,没有人才引进的压力,没有科研的压力,没有学科评估的压力,但是他的唯一的重任就把学生培养好,所以我们的院长经常会出现在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跟学生的交流,参加学生的运动会,篮球比赛,辩论会,各种环节他们都跟学生有非常大的互动,所以书院院长就像是学生的大家长。对老师意味着什么?对老师也意味着更多的投入,因为我们的课程有了改革。刚才说的双学位里面有理工融合课,理科老师和工科老师坐在一起来备课,那基础的文科课,至理书院开设了荣誉性的课程,都意味着老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情况做出好的因材施教的设计,投入也更多,所以学生是最幸福的。
主持人:我们之前报道过各位的老校长,还有刚才苏老师提到的朱邦芬院士、丘成桐院士,他都是我们新华网的好朋友,我们都曾经报道过他们多次,然后也觉得您刚才提到的这种宁可多留白,绝不超载,其实是给学生提供了特别多的成长的空间,非常非常希望学生们能够跟老师更好的一起去成长,做好这种从游。谢谢!然后我们想下面再请教一下陈老师,其实说了这么多,我们说了强基计划清华今年招生这么好,那肯定学生都会很关心我们要怎么进,那就是说我们的校考环节会如何考核?请陈老师给我们解读一下。

陈启鑫:好的。相信大家刚才听了苏老师讲特别心潮澎湃,那么现在可能要冷静下来了。我给大家讲一讲我们强基计划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如何考核。大致上我们是分为五个环节。第一先确认,第二入围,第三考试,第四成绩折算,第五确认录取,所以是分五个环节。下面我挨个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五个环节的一些信息。   首先第一个是确认环节,应该说是今年新增加的一个环节,去年没有,应该说这个环节是教育部在调研了36所实施强基计划的学校之后建议推出的一个环节。我们理解它的核心内涵是想要给学生一个再思考的机会,它是以人为本的一个环节。大家在四月份的时候,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在填报强基计划的时候,很多人可能把主要的重心和精力都放在了备考上,那么也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思考,把自己的志向、自己的发展能够跟未来的专业发展能够结合起来,那么我们希望在6月15号到18号,在这个紧张的时间里边,能够让大家多一个机会、多一个时间来进一步的思考自己填报的这个强基专业到底是不是完全符合自己的预期?如果你对专业有疑义,或者说你想改专业,那么我们提供了一次机会,能让你进行重新确认以及重新修改,或者说是否要参与调剂,这些都是可以在我们高考后的这个时间点来进行选择的。发布简章之后,也收到了很多后台的咨询和留言,那么这里也想澄清一下,就是这个确认环节它本质上就是给学生一个多思考的一个机会,它不会对后续的录取或者后续其他批次的录取带来影响,所以大家不要担忧,大家可以放心的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填报强基计划。      第一个是确认,第二个是入围。我们强基计划的学生入围主要两个途径,第一个途径是按照高考的考分,从报选的人里面从高到低排序,注意,这里我们所指的高考考分是不含政策性加分的,就是我们所谓的裸分。按照高考的分数,按照每一个学生所在省份所公布的强基计划的录取数量,今年我们是按照六倍的学生数量,比如在这个省投了十个计划,那强基计划入围的学生就是60名,按六倍来划定入围的学生名单,那么最后末位如果同分,是同录的。这个数量会大于60,有可能60几,但是不会少于60。第二个入围的途径,是考察几大基础理科的全国竞赛里面能够拿到全国二等奖及以上的同学,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是具备破格的资格,就是这些学生的入围是不按照他们的高考成绩来录名单的,只要拿到了二等奖及以上的成绩,那你就能够入围。    第三个是考核,大家也非常关心。我们的考核整体上是采用了一个比较丰富、比较立体的考核机制,我们希望比较全面的把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能够在我们的考察里面体现出来。因为我们基础的跟高考衔接的能力在高考成绩里面已经反映出来了,那么我们也希望把学生的志向、兴趣、禀赋,包括意志品质,包括综合的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够在考察里面体现出来,所以设计了这么一个考核体系。这个体系分为主要三块,第一是基础能力测试,我们会主要以笔试的方式来进行考核,对于理科的同学,或者说,对于改革省份是选考物理的或者其他的选科的同学,主要我们有一个是叫数学与逻辑这门科目的考试,然后有理科综合,还有学科探究,主要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文科的同学或者报考历史和其他相关的选科的同学,我们是考核数学与逻辑、文科综合、学科探究,那么在前面的基本能力考查之后呢,我们会划定一部分通过的同学进入第二个阶段。第二阶段是综合素质考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你的学术志愿的考察,会根据你报考的情况,跟你的专业的情况来进行一个考察,第二个是面试,在面试里面考察你的综合能力。第三阶段是身体素质测试,需要强调提示各位考生两点,第一点,就是体测的成绩是不计入最后录取分数的百分比的,但是不意味着可以不考,就是你必须考,如果不考,按照规定是有可能会取消你的录取资格的。   第四个是成绩折算。最终的成绩跟去年一样,按85%+15%的折算方案 来做,高考成绩折算成85分,剩下的15分按照校测多个环节成绩的加和来折算,最终85加15形成一个综合分,按综合分从高到低来划定我们的录取,并最终公布分数线,如果出现两位同学同分的情况,我们先看我们的校测的分数,再看高考的分数。所以这是第四个环节,   第五个环节是确认录取,最后会把录取的结果向社会公布,并且发到考生的手中。   这就是我们今年考核的一个整体的流程。主持人:谢谢陈老师介绍得那么详细,把我们五个环节每个地方要涉及到的问题都介绍到了。我们想再请教一下陈老师跟苏老师,对于我们考生来说,在报考强基计划的时候,还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作为招办的老师,您会比较清晰平常会注意到哪些点位,另外一个,就是我们哪些考生更适合于报考强基计划,然后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有哪些渠道可以了解到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的一些更多的信息。

陈启鑫:首先第一个问题,有什么注意点?我想这里有三个点想请大家报名的时候要注意,首先第一点就是强基计划是限报一所大学,所以报考我校的强基计划就不能报考其他学校,反之亦然,报考其他学校呢也就不能再报考清华,所以它是一个互斥的这么一个计划。其次第二点要注意的是,因为我们现在国家的高考改革是在一个过程之中,所以我们有不同批次的改革省份,尤其是今年我们新开启改革第一届招生的八个省份,包括辽宁、河北、江苏、福建、广东、湖南、湖北、重庆,这八个省的考试是采用3+1+2的模式,还有前面第一批、第二批的,后面还有还没有开始搞改革的,大家务必要按照所在省份的改革进程和选考的情况来选择报考,因为在一个简章里面可能会有比较多的信息,一定要做好筛选、对应好,尤其对于今年的3+1+2的八个省份的考生,学科类是互斥的,大家一定要选好学科类,报考的时候要看好选考科目的要求。第三点就是提醒广大考生在报考之前还是要花时间多思考啊要想清楚自己的学术方向、自己的发展方向、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跟我们国家的发展、跟我们的民族的复兴、跟我们的未来的事业和未来的科学如何相结合?因为这个事情是一个事关一生的事情,我们希望你要谨慎,希望你要充分的思考。再强调一点,因为强基计划从国家层面上一个普适性的规定,就是我们在原则上入校之后本科四年是不得转专业的,这点大家一定要事先明确。    主要就这三点想让大家来考虑,至于哪类学生更适合报考强基计划,相信刚才听了我前面的介绍,我们苏芃老师的介绍,大家应该能够感受到一点,就是清华大学是以我们最大的能力,最大的善意,最大的包容性,最大的可能性来营造一个最好的培养学生的这么一个体系。我们校长专门给我们讲过,说这个世界上最高尚的事情,无外乎教书育人,那么在这样一个体系和理念下,我们是希望能够让禀赋优秀的、有志向的、综合能力强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我们强基计划的培养红利,都能够成为新的培养体下好的学生、好的人才,所以我们的强基计划,其实没有特别特别限定的条件,我们说清华无限大,清华的包容性无限大,所以只要你足够优秀,只要你足够有志向,你立了大志,你希望上大舞台,你希望能够发挥自己未来的价值,那么我认为你都适合选报清华大学的强基计划。   第三个问题就是通过什么渠道能够了解到我们强基计划的相关内容。那么这里做个小广告,我们清华大学的官微、招生的公众号叫清华招生,希望大家多关注我们的清华招生的公众号,我们相关的政策、相关的后续一系列的包括院长的访谈、学生的访谈、我们的资源,强基书院的一系列的报道和介绍,都会有一系列信息推出来。主持人:好的,谢谢。在介绍这么多强基计划的基本情况以后,我们也关注到清华大学也在近日发布了自强计划,我们也想知道咱们清华的自强计划今年如何招生?有什么特色?谢谢。

陈启鑫:好的好的,今天把自强计划也介绍一下。自强计划是从2011年开始实施,到了今年正好是十年。十年间通过自强计划和国家的专项计划一共是招收培养了2700多名学生,所以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群体,我们主要是面向贫穷、边远、民族、地区、农村学生,提供这么一种专门的途径能够享受清华的优质的培养资源。2021年我们国家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根据相关的规定,2021年已经脱贫攻坚成功的贫困的、原来享受相关政策的地区农村地区,今年还能够照常的通过自强计划专项,所以今年也是同时推出了自强计划,大致的方针跟往年没有太大的变化,我们也希望勤奋好学、品学兼优、综合优秀的同学能够通过这个途径来报名,这是我们自强计划的情况。这项计划也有它的特殊性,因为他本身是一个专项计划,所以想提醒大家三点。第一点就是报考的时候一定要符合我们2021年的全国统一高考的报名规则,就它本身没有其他的特殊性,只是在招收的地区和认定上有些不同。第二点提醒是户籍的要求,本人、父亲、母亲或其他的监护人户籍必须在计划实施区域的所在农村,必须满连续三年。第三点是学籍,就是学生本人也必须实质就读,三年在你所在的报考的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人籍不能分离。满足这三个条件,才可以报考我们的自强计划。关于相关的其他更细的政策和认定的区域情况,请各位考生要去跟省里的考试院、省里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去确定。另外有一点也想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讲一下,从去年开始,清华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在去年疫情期间我们启动了春蕾行动计划,希望一方面能够把我们的政策宣讲覆盖到更广大的县域的学生,另外希望能够在帮扶资源对接,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去理解,更好的去学习。今年这样的体系,这种携手并进的计划依然还在,我们欢迎广大的同学来报名,有需要的话,我们可以提供相应的帮助。

主持人:特别好,因为去年的疫情期间,新华网也直播了春蕾计划的整体的行动,我们也对包括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南京大学招办主任进行了访谈,这个计划非常好地支持了当地学生的学习,特别感谢。我们也要在此提醒一下广大考生,从4月12号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公布以后就开启了报名,报名时间是在4月12号,一直到4月30号,大家抓紧时间去进行合适的填报。
我们在访谈的最后也想请两位老师给我们有志于清华强基计划的考生一个寄语好吗?谢谢。


陈启鑫:这里我想借用我们未央书院院长梁曦东老师,也是我的老师,他的一句话来送给各位考生,叫强基临大任,从游乐未央,我们欢迎具有远大志向、希望能够把自己的发展跟国家的发展相结合,把自己的人生规划跟民族复兴相结合,为人类去创造更好的未来的一种大的志向的学生报考清华大学,希望你们能够成为我们书院人,能够成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人,今年七月份相约清华园,我在清华等你来。
主持人:好,谢谢陈老师,有请苏老师。

苏芃:自强成就卓越,创新塑造未来,特别期待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有更多的堪担大任的学子能够加入到强基计划中来。致知穷理,学古探微,人文日新,其乐未央,行健不息,欢迎大家一起来当书院人。
主持人:好的,谢谢,谢谢两位老师这么清晰、全面以及特别精彩生动的介绍,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要想获取更多的关于清华强基计划以及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的信息,欢迎关注到清华大学招生的官方微博微信以及关注清华大学的微博微信,我们都会有更多的信息,也欢迎大家持续关注我们清华网推出的2021年高考情报局,我们后续也会邀请到更多的招办主任做客我们的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Comsenz Inc.  

© 2001-2013 Comsenz Inc.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